可以说,今年的考试大纲还是强调主干常识。具体表目前以下四个方面:
一是在中国古时候史中,强调政治、经济、民族和思想文化主干入门知识的梳理和整理;在近现代历史上,中国人民的探索,与应付数次侵略,历来是两条主干线;共和国历史分为四个阶段,从考试大纲里可看出,高考考试将对每一个阶段形成是什么原因加强考查力度,特别是思想在每个历史阶段中所起到有哪些用途。
二是加强了对整个历史事件来前因后果的考查,特别是缘由,这一考试知识点需要得愈加细致了。这就需要考生愈加全方位地知道重大历史事件的整体过程和全貌。这在2008年增加的内容中领会得更甚。
三是强调思想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用途的考查。如戊戌变法、辛亥革命、改革开放等等。
四是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渗透,如高考考试正逐年加强考生获得和解析历史信息的能力。
由此,2009届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复习。
1.明晰往年高考考试失分点。
从往年高考考试来看,考生们的劣势比较明显。第一是解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不强,如2008年的历史高考考试客观题中,基本上都考查了材料解析信息的能力,但学生们得分的状况并不太理想。特别是有的材料是用文言文表述的,不少学生读不懂,这就制约了得分点。
第二是入门知识落实不到位,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清,甚至混淆历史事件。
第三是作答时高度站得不高,思维较为局限。
第四是语言组织能力差,学生以口语或不严谨的语言作答,制约了考试的得分点。
2.落实基础不空谈。
伴随高考考试形式的变化,教师要加强对历史定义的解说和讲解,有的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强,主如果他们对历史事件不了解,有的内容混淆了,历史定义的解说和讲解不可少。学生们应以时间为线,通过总结阶段特点,从某一要点切入将有关的常识给网起来。
落实基础还有一个办法,就是让学生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变成解释说明,任何一件历史事件要说得出前因后果,在训练中进行查漏补缺。另外,要重视审题的练习。
学生们加大规范性的练习的同时,也要掌握多角度地看待问题,宁可做到全方位地肤浅,也不要片面地深刻。另外,学生在考试时,必须要调整好心态,将平常的练习考试化,只有如此高考考试时才能正常发挥。